新疆巴州科协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以换届为契机,完善科协组织机构和组织体系,吸纳医院院长、学校校长、农技站站长进入州县市科协领导机构。全州8县1市中,和硕、焉耆、且末、尉犁、轮台5县科协通过换届工作,全部实现了吸纳“三长”进班子改革要求,其中尉犁、且末先后成立了科协党组;州本级和库尔勒、和静、博湖、若羌4县市科协换届工作已准备就序。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引领 牢牢把握基层科协的政治属性,充分发挥基层教育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农业推广体系科技工作者的积极作用,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增强基层科协依靠科技工作者、动员科技工作者、组织科技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目前,全州科协系统成立了以“三长”为代表组成的各类志愿者队伍491个,志愿者7660人。2019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活动33969场次,其中利用农牧民夜校举办培训班3300多场次、培训农牧民16.5万人次,利用“科技之冬”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608期、培训各族农牧民和基层党员干部70.98万人次。州县市大篷车发挥科普轻骑兵作用,累计行驶近4万公里,开展各项科普宣传活动360余场次,受众25.2万人次。积极举办自治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选各级各类奖项387个;参加自治区青少年创新大赛获奖项63项,位居全疆第三。 坚持接长工作手臂,汇聚社会力量,充分吸纳以“三长”为代表的“关键人物”进入州县科协领导机构,发挥“三长”联系面广、动员力强的作用,把更多热爱科协事业,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组织活动能力、群众工作经验的同志充实到科协队伍中。尉犁县积极发挥“三长”之一的学校校长作用,以校园科技馆为依托,每周三定期向本校及周边学校免费开放,由学校科技辅导员进行讲解,有效促进了青少年学习科学的热情,受益学生1.2万人次。 坚持标本兼治,突出问题导向 聚焦基层科协虚化、弱化、边缘化的现状和“四缺”难题,坚持补短板、强弱项,以团结吸纳“三长”为代表的“关键人物”为突破口,引领带动广大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进入科协组织、参与科协工作。且末县2018年5月完成“三长”制改革,县科协设立专职主席1名、兼职副主席4名,学校校长、医院院长、农技站站长进入科协领导班子,乡镇党委书记兼任乡镇科协主席,使得科协工作更加深入到基层,各项工作效率明显提高。2019年“科技之冬”期间,全县组织100余名农、林、牧方面的专家,在57个行政村开展培训264场次,受益群众达62432人次。焉耆县2019年4月开始实行“三长”进入科协,按照基层科协职能职责,明确“三长”工作任务,使基层科协“三长”明确“干什么”、“怎么干”,形成了以基层组织为纽带,以“三长”为抓手,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建共享的科协工作新格局。 坚持科普建设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的鲜明导向,将“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资金的20%用于科技助力精准扶贫。2019年分配27万元拨付给9个村,2020年分配28万元分配到7个县的12个村,引领村级科技致富力量。积极组织科技局、农业银行巴州分行等部门和企业帮扶力量,2019年争取包联单位和帮扶企业资金24万元,为10户牧民兴建青贮饲料池,并开展科技示范培训活动,为鼓励牧民下山发展庭院经济提供硬件保障和软件支持;2020年协调包联帮扶单位资金26万元,推进和静县克尔古提乡克尔古提村阿牧楞养殖小区庭院经济发展。 提升服务方式,共享服务资源 疫情期间,州县两级科协组织积极主动采取各项措施,做好疫情应急科普知识宣传。据不完全统计,在各级各类新媒体平台推送防疫科普知识近万条,点击量24.1万人次,利用《巴音郭楞日报》开设的“科普巴州”专栏发布疫情防控科普知识16期,发行量达89.6万份,形成了科学防疫知识传播叠加效应。同时,州县两级科协携各族科技工作者深入社区开展科普志愿者服务达1.15万人次。 在项目申报、经费支持、奖项推荐、人才举荐、干部交流、干部培训等方面给予基层科协更多支持,为基层科协吸纳“三长”发挥作用提供保障。积极开展“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奖补工作,2019-2020年,从国家、自治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资金和州科协本级资金中分配安排130余万元对基层科普组织进行奖补。2019年,组织八县一市科协主席和业务骨干赴自治区进行业务培训;组织尉犁、若羌、博湖、焉耆4名科协骨干参加自治区科普讲师培训班;库尔勒市科协1名干部参加新葡亰官网2019年县级科协群众组织力提升进修班。2020年6月,承办“自治区科协党校基层科协主席培训班暨南疆基层科普行动工作推进会”。 与州党委组织部合作,通过“巴州党员网上活动室”网站上的“党校到支部”“远程教育”平台推送科普知识,开设“科普巴州”专栏,链入“科普中国”优势资源,使其成为全州7.4多名党员干部学习积分的必修内容。与《巴音郭楞日报》签订《科普知识宣传协议》,开设汉、维、蒙三种文字的《科普巴州》专栏,每周刊发两期,借力党报党刊发声,实现覆盖各族群众,截至目前已发行320余万份。与中国电信巴州公司合作,通过开设ITV数字电视“科普巴州”窗口,推送“科普中国”“科普中国云”的海量科普资源,可覆盖全州40多万户网络电视用户。 积极激发活力,创新工作理念 用改革的方法激发活力、用创新的思路打开局面、用开放的胸襟集聚资源,坚持外向拓展、纵横融合、网络活跃,把工作对象转变为工作力量,创新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通过抓牢用好“三长”,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不断扩大基层科协有效覆盖,提升凝聚力和影响力,努力在党委政府工作格局中展现科协组织新作为。 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科协系统的固本之策,积极推动科协组织向基层延伸,发挥好“三长”组织动员优势,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方式,扩大有效覆盖,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科协组织网,将更多科技工作者纳入科协体系,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各县市通过换届和换届筹备工作,科协代表中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占比60%以上,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科协组织力。正在筹备的巴州科协代表推选工作已基本完成,其中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的比例达到62.28%。 推动县市科协组织科协工作全覆盖,着力消除空白点和盲区。加强县级学会建设,推动“三长”发挥带头作用,不断扩大县级学会的组织覆盖和活动覆盖;加强农技协建设,把农技协打造成为面向农村开展科普工作和专业技术服务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加强企业(园区)科协建设,引导县域企业、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企业科协或园区科协,推动建立科协联合会、企业家联合会等组织;大力发展个人会员,积极吸纳普通科技工作者加入各级各类科协组织,不断壮大会员队伍,扩大会员覆盖。今年6月以来,积极组织全州科技工作者参加全疆全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答活动,巴州战队稳居全疆第一位,是全疆第一个总分突破10万分的地州,截止7月27日总分已达到160447分。 结合援疆工作,开展河北智力援疆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结合“三长”人物资源和优势,每年定期召开巴州、第二师铁门关市科协工作座谈会,围绕整体推进巴州全域科普工作谋篇布局,提出合作思路和具体举措。2019年,与河北省科协取得联系,争取科普援疆资金20万元,其中巴州本级10万元用于更新科普大篷车展品。2020年,继续推进河北援疆工作开展,争取援疆资金10万元,制定了《河北·巴州科普工作室建设方案》,计划购买VEX机器人V5学习版及道具附件1套、教育机器人(2台)及道具附件1套、综合技能机器人1套、VR互动设配8个、无人机1台。 新疆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刘倩 |
-
-
08-04